2016-06-30

門庭冷落訊號山

路線:緬甸臺 - 訊號山公園 - 訊號塔
長度:0.5 公里以內
起點交通:港鐵尖東/尖沙咀站 K / N4 出口
終點交通:同上

訊號山 (Signal Hill),又名黑頭山 (Blackhead's Hill) 或大包米,縱然坐落尖沙咀鬧市之中,卻異常低調寧靜,多次在星期六到訪都門堪羅雀,彷若城市中的孤島。孤島之上,有座屹立逾百年的訊號塔,看盡維港滄海桑田,但它的故事,似乎已經漸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甚或它的存在,又有多少人記得呢? (近月 Pokemon Go 掀起四處尋幽探秘的熱潮,據聞訊號山花園亦因此多了不少遊人去捕捉小精靈,不過在 2017 年 2 月再訪,已經回復昔日平靜)




網上關於訊號山的介紹寥寥可數,而當中最為詳盡的要數九鐵尖沙咀支線的環評報告,後來 撰文時還根據這份報告再訪訊號山尋找一些之前大意錯過的文物。報告中提到,在英國政府與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之前,英軍早在 1842 年已於黑頭山山腳與建九龍東炮台,與前水警總部 (今 1881 Heritage) 附近的九龍西炮台配合扼守維多利亞港 [3] (惟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在 2015 年出版的 《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一書中未見提及這些炮台早已在 1860 年前建成)。大包米之名來源據饒玖才先生著作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由於當時山崗南面的新填地成為暹邏米及安南米運到香港後再由火車轉運至大陸的中轉地,本地居民常見工人起卸米包,故得名之,另一個說法是指山崗外形似一包食米 [10]。而黑頭山得名自在附近建有倉庫的德國商人 Friedrich Johan Berthold Schwarzkopf,他的姓氏 "Schwarzkopf" 翻譯為英文就是 "Blackhead" [6]。及至 1903 年,黑頭山新建颱風訊號杆[9],用作懸掛颱風信號。日常所說的風球,其實真有其物,現時還可在天文台開放日一睹這些風球的真面目。(香港郵政在 2017 年 6 月推售「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紀念郵票)

1881 颱風信號杆 (複製品)

1881 內懸掛的風球 (複製品)

天文台總部展出的風球

訊號山颱風訊號桿 (Extracted from [2])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紀念郵票 (圖片由香港郵政提供)

天文台成立之始,以向船隻報時為主,氣象觀測為輔,與今日相差甚遠,畢竟那個年代沒有 GPS,遠洋船隻在茫茫大海之中需要準確時間以配合六分儀來定位,而香港作為遠東一個重要港口,貿易日繁,香港政府遂於 1883 年創立天文台,並自 1885 年開始利用時間球向船隻授時。現時 1881 Heritage 的圓型白色小屋即為當年的時間球塔,此地居高臨下,景觀開揚,桿頂離海平面 84 英呎,港內各處皆能容易望到。當時平日每天下午十二時五十分就會在警署沙展的合力協助下將直徑六呎的空心銅球升至桅杆頂,然後時間球會根據天文台的訊號在下午一時正自動下降,港內船隻皆可依此調校船上的航海時計 (Marine Chronometer)。

1881 Heritage 的時間球塔

時間球裝置的簡介

前水警總部一帶不斷發展,促使政府另覓更高位置,以免報時訊號受到遮擋,政府最後決定在黑頭山興建訊號塔,並在 1907 年將尖沙咀的時間球儀器搬遷至新建的訊號塔,而現時在 1881 Heritage 所見的時間球為 2010 年發展商復修前水警總部時參考外國的時間球以及香港天文台的資料複製而成,遊人可走進圓屋近賞時間球裝置,時間球還會在每天一時正下降,重現昔日光景 (不過現正進行維修,暫停運作,未知何時恢復運作)。

時間球的機械部份

時間球

早前有幸獲邀參觀天文台天氣預測總部,中心內部無疑滿是顯示氣象資訊的螢幕,剛巧當值人員正埋首用鉛筆在天氣圖畫上等壓線,眾人都覺得甚是稀奇。其後參觀天氣報告錄影室,工作人員千叮萬囑不要誤動攝錄器材,不然他們可要頭痛了,而要在虛無的藍色背景完美配合那些衞星雲圖及天氣資訊其實甚為困難,結果大家靠着旁人指點方能指着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參觀過後,時間尚早,不欲打道回府,那就決定閒逛跟天文台有密切關係的訊號山。

天氣預測總部

手繪天氣圖

據說早年電視台的站立位置略有不同

K11 及一蘭拉麵開幕後,街上人流多了不少,不過位於一蘭附近的訊號山花園仍然門庭冷落,時光在這裏彷彿凝住了。走進緬甸臺,公園入口在垃圾站旁邊,毫不起眼,亦談不上鳥語花香,路人大多匆匆而過,想必沒有多少人曾經進去一探究竟。題外話,緬甸臺 (Minden Row) 跟東南亞的緬甸沒半點關係,Minden 其實是個德國城市,據說早年曾有些來自 Minden 的德國人定居於此,因以為名。

訊號山花園入口

訊號山早年為軍事要地,亦曾是尖沙咀海角的地標,可惜如今卻已埋沒在石屎森林之中。沿林蔭夾道的瀝青斜路可直抵「半山」,其後拾級而上即可「登頂」,全程大概數分鐘吧,嗯,你沒看錯,真的只需數分鐘,畢竟訊號山只是個小山頭,比走上嘉頓山還要容易。訊號塔的紅磚外牆配以綠色塔頂,對比鮮明,在公園內近乎隨處可見。剛在 2015 年 10 月躋身法定古蹟之列的訊號塔每天僅開放短短四小時 (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下午四時至六時),其餘時間核心內圍的大門緊閉,只能參觀核心外圍,如欲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還請留意開放時間。

嚇怕不少路人的斜路

紅磚綠頂,非常搶眼

拾級而上,途經兩座戰前建築

訊號塔由工務署的 A.C. Little (Alexander Colbourne Little) 設計 [5],與港大本部大樓同屬愛德華巴洛克式建築,洋溢着英國殖民地時期精緻古雅的建築風格,不過時代變遷,這類建築在香港已所餘無幾。尖沙咀鐘樓採用常見的方角,站在角落向上沿稜線仰望會極具氣勢,而訊號塔則儼如溫文儒雅的內斂書生,方形塔身的角位採用更為美觀的斜削角,故此室內呈八邊形,頗具特色。

古雅的訊號塔

斜削角
紅磚採用英式砌法 (English Bond),簡單來說就是一層橫砌磚,較長一側向外成為牆身,另一層則將磚旋轉九十度,較短的兩端成為牆身,與常見的順砌法 (Stretcher Bond) 頗為不同。外牆以來自廈門紅磚砌成,配上精緻的淺色本地花崗岩石構件,更顯古典色彩,而建築師甚至為了保持設計對稱,在底層加上不為實用的假窗裝飾 (其實當初還以為是後來密封的說)。除了假窗,還有花崗岩基座、入口楣飾、檐口和窗戶的吉布斯飾邊,這些石構件無不呈現建築師對美學的堅持,以及石匠的高超技藝。

大門裝飾絕不馬虎

假窗裝飾

假窗裝飾內是一道實心牆

美觀的飾邊和檐口

三樓建有小露台,方便維修人員循貓梯爬上圓頂

踏進塔內,卻是何其簡樸,白牆之上除了一張舊照,沒有華麗裝飾,「家徒四壁」大概就是形容如斯景況。早年底層用作存放颱風訊號,惟現已空無一物,而在角落的螺旋型樓梯,倒是引人注目。樓梯連接底層至二樓各層,配有熟鐵扶手的水泥梯級圍繞鑄鐵軸心柱而建,甚具美態,而由底層至一樓的部份更猶如鐵籠 (也許是保安需要?),梯級表面還有防滑坑紋,在細節處可見工匠巧思。

訊號山舊照

緊記每天只開放四小時

優雅的螺旋型樓梯

防滑坑紋

梯級環繞核心而建

沿窄而斜的梯級小心登上一樓,亦即昔日設置控制時間球下降的氣缸的樓層,而石屎樓面的圓形痕跡疑似是早年儀器遺留下來的。塔內風格一致,都是白色牆身配上棕色窗戶,看上去十分順眼舒服。二樓曾經放置上升時間球機器及電子鐘,現可在高樓大廈的狹縫之間窺見港島,不過四周樹木其實也頗高,所以視野不算開揚。時值夏日,外面酷熱難當,還好高層四面通風,塔內仍有涼風送爽。

相信是一樓氣缸的痕跡

室內簡樸非常

通往二樓

週遭一片小綠洲

紫花開得正盛

可以一窺維港

景觀其實給樹遮去不少

遠眺中環

二樓還有鋼梯連接不向公眾開放的三樓,而三樓以及綠色圓頂其實是後期 (1927 年) 加建,因為當時附近興建了不少高樓,為免訊號塔受到遮蔽,只好加建一層令訊號塔增高二十呎,而新建樓層與本來風格相近,兩者已融為一體,故此未必能輕易察覺曾經加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以無線電報時更為有效,時間球漸漸變得不合時宜,天文台遂自 1933 年 7 月起停止使用時間球報時,其後時間球裝置亦遭移除,最後更不知所終,未知會否有重置訊號塔時間球的一天呢?

通往三樓的鋼梯

三樓未有向公眾開放

三樓的圓形窗口

四邊皆有窗戶,十分通爽

曲線美

扶手也有些細節

大概是固定窗戶的木閂

本地花崗岩,石礦業曾是香港重要工業

頭暈沒有?

在訊號塔獨處良久後,返回地面繼續探索訊號山,山上中式涼亭旁邊還有好些鐵絲網圍着的地方,現場卻未見任何介紹資料。文首提及訊號山曾裝設訊號杆,而該訊號杆的位置大概就在「白色」鐵絞車 (Iron winch) 附近 (香港歷史檔案館照片已死鏈結),而這部受盡日曬雨淋以致油漆龜裂的鐵絞車,正是當時協助工作人員懸掛風球之用 [5]。

重建中的新世界大廈

油漆早已龜裂剝落

用作懸掛風球的鐵絞車

如此受盡風吹雨打,令人欷歔不已

訊號山曾經設有禮炮台 (Saluting Battery),例如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皇愛德華八世在 1936 年登基時,這裏曾鳴炮致敬。涼亭以南,鐵絲網圍着一些石屎建構物,相信就是炮台遺蹟,這些混凝土炮座上方曾經放着四門 25 磅禮炮,而日佔時期更曾徵用訊號山作臨時軍火庫之用 [3]。在向着東邊的欄杆下方,有塊不太起眼的四方石柱,這塊界石上方刻有 "W.D.L. 64",亦即 "War Department Lot" (軍部用地),而其實緬甸臺垃圾站旁亦有塊刻有 "WD 1" 的界石,不過當日所見,環境甚為惡劣,附近全是雜物及垃圾。英軍在 1958 年將訊號山交還予政府,輾轉至七十年代方由市政局將訊號山闢作公園,山上的中式涼亭就是當時興建的,而公園內的一些戰前建築比較幸運,改為辦公室以及公廁,可惜部分在舊照看到的建築物則已消失無蹤,例如燈塔、炮台後的小屋等等......

中式涼亭

遠眺九龍東一帶

炮座

曾幾何時,上方放着禮炮

四個向着不同方向的炮座

界石之一

戰前建築

走廊

垃圾堆中的界石

後記:
(還有多少人看到這裏? =p) 當初選擇訊號山作為題材本是為了節省時間,心想一個小山頭,短短數分鐘的路程,撰文應該不會很費時吧?豈料在資料搜集時,卻引起了接二連三的疑問,結果再次花上不少時間翻查參考資料,並在後來重訪訊號山公園及 1881 Heritage,惟時間所限,仍有些景點未能一一仔細研究。訊號山是個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方,但要找出多點關於它的故事卻非易事,比方說那部鐵絞車究竟有甚麼用途呢?現場不見提及,甚至連那份環評報告都沒有明確道出,很不容易才在網上的一篇碩士論文 [5] 覓得其用途。又例如簡單至公園開放年份,亦已有數個版本,最後根據市政局的報告確定為七十年代。不過其實人煙罕至也許不是壞事,很矛盾吧?無論如何,此文絕對貫徹 Eric 的長氣特質,有關參考資料之多相信是歷篇之冠 (不過很快給另一篇打破了記錄),而最後這篇千字文當然又脫稿了,拖宕至七月中方能完成,而下篇應會續寫台北系列,談談台北象山之行,不然快甚麼都忘記了 =p

參考資料:
[1] L. Starbuck (1951). A Brief History of the Royal Observatory
[2] Anthony Dyson (1983). From Timeball to Atomic Clock: A History of the Royal Observatory 
[3] Hyder Consulting Limited (2000). KCRC East Rail Extensions Hung Hom to Tsim Sha Tsui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4] Ho, Pui-yin (2005). Weathering the Storm - Hong Kong Observa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5] Li, Kit-on, Niko (2006). Comprehensive restoration plan for Signal Tower at Signal Hill,
Tsimshatsui
[6]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2015). Heritage Appraisal of the Signal Tower Blackhead Point (Tai Pau Mai), Tsim Sha Tsui, Kowloon
[7] 余震宇 (2015). 九龍海岸線
[8] 白德 (2015). 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
[9] Hong Kong Government (1904).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 For the year 1903
[10] 饒玖才 (2011).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上)——港島與九龍.

路線一覽
Facebook Page
Instagram Page


行程日期:03.2016, 06.2016, 02.2017
最後更新:26.10.2020

7 則留言:

  1. 很用心的文章!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2. 我很喜歡大包米(應是華人所稱,未知原因),第一次上去是80s中。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去,有時排遣心情,有時拍拖,有時拍攝人像…早期所觀,四周開揚,可眺維港,作人像背景都很美。至今高樓陸續高建,看盡其變化。我首次看你的文章,在標題中多個主題都很想看,但一見這訊號山便立即看了。這雖因是我喜歡的地方,更因甚少人去留意它,寫它,甚至去研究。該塔我很喜歡,但經你一分析,我便已蠢蠢欲動地要再去一睹多年來未仔細研究的建築風格。最後,我覺得你寫文非常認真,有心,肯為丁點疑惑歇力找資料求證…我曾經亦面對該等質性的史蹟疑惑,惜能力所限,所搜索的資料最深只到公共的圖書館之冷門刊物而已。謝謝你!

    回覆刪除
  3. 我很喜歡大包米(應是華人所稱,未知原因),第一次上去是80s中。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去,有時排遣心情,有時拍拖,有時拍攝人像…早期所觀,四周開揚,可眺維港,作人像背景都很美。至今高樓陸續高建,看盡其變化。
    我首次看你的文章,在標題中多個主題都很想看,但一見這訊號山便立即看了。這雖因是我喜歡的地方,更因甚少人去留意它,寫它,甚至去研究。
    該塔我很喜歡,但經你一分析,我便已蠢蠢欲動地要再去一睹多年來未仔細研究的建築風格。
    最後,我覺得你寫文非常認真,有心,肯為丁點疑惑歇力找資料求證…我曾經亦面對該等質性的史蹟疑惑,惜能力所限,所搜索的資料最深只到公共的圖書館之冷門刊物而已。謝謝你!
    (我稍早以手機留言未即時成功, 我跟從它指示登入谷歌, 但仍須待覆。故用PC留言, 稍後或有重覆之留言時, 請諒~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用心回應,言重了。
      各位的支持可謂是我繼續寫下去的推動力 :p

      此文純屬抛磚引玉,亦須依靠很多前輩的有用資料方能寫成,惟一己之力有限,希望會有更多人探索訊號山一帶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包米一名,有說是自遠方觀之,小山崗儼如一包米橫放在海邊,孰真孰假,有待考究。也許由於附近高樓林立,彷若城市孤洲,反漸遭世人遺忘,委實令人惋惜。

      相信大包米的一事一物對你來說都有不少回憶,而能夠看盡其三十多年的滄桑變化,確實難得。

      (為免廣告、有毒鏈結泛濫,特設留言審核功能,故此未能即時顯示留言,請見諒)

      Eric

      刪除
  4. 今天到訊號山一遊再看這篇文章實在覺得蒼海桑田。thank you for your detailed research eric. 接下來應該會跟著你的網誌到香港各處走走。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訊號山確實可謂看盡維港兩岸百年變遷
      另外多謝你的鼓勵,不過小弟只是整合諸位前輩的資料,也談不上甚麼研究:p
      希望你都可以享受香港各地美景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