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書山有路 (二)

上回提要,咦,說來慚愧,其實沒有甚麼重點,大概算是輕輕談了「書山」,那今天來談談「書山有路」那條「路」吧,究竟如何走到書山尋寶呢?

  1. 書店

    要為斗室增添藏書,最直截了當方法無疑是去書店課金,書店可是年少時拍拖流連之地,畢竟兩個悶蛋窮書生可以零消費享受着冷氣打書釘,電影多年來倒可沒看過幾次。除了那幾間街知巷聞在旺角屹立多年的樓上書店,近年各區都多了些頗具特色的獨立書店 (其中印象頗深的莫過於買書送沙頭角菜心),不妨考慮光顧身邊小店,甚或參加這些書店不時舉辦的活動,相信定必有新體會(傳說給仇人的最佳建議是慫恿他開書店、辦出版)。不過書店同樣面臨土地問題,寸金尺土,存貨不多,亦未必有數年前出版的書,若然未能自出版社訂購補貨,書店亦愛莫能助,只能另覓蹊徑。網上書店的話,相信各位比小弟更熟悉,不外乎台灣、英美網店,不過只有個別網站免運費,至於二手書店以及拍賣網站,講求書緣,可遇不可求。


  2. 公共圖書館

    說起書山,當然不能不提圕,除了 MMIS ,正值夏日炎炎,公共圖書館絕對是避暑勝地,館藏 (特別是香港資料特藏) 有不少經典舊作,例如朱翁的《香港掌故》系列、祁公的《縱橫香港奇山異水》,不過往往只限在參考圖書館借閱。與今時今日圖文並茂 (甚或多圖少字) 再配以第一身角度影片或航拍片相比,昔日全彩印刷並不普及,而且頁面有限,往往只能仰賴筆者以細膩文字將景色呈現在讀者眼前,為旅程增添幾分想像甚或驚喜。先來看朱翁如何描述西貢大浪灣:
    「大灣灣長灘闊(長近八百米),潮浪自遠洋累疊擁來,濤聲如沸。灘後隔沙礫土堆有田畝,畦畛交錯,岡丘起伏,村落散處林壑間,綠野含煙,悠然如畫……海下灣村舍傍崗而建,崇山大海,丹崖碧壑,清溪茂林,令人有武陵之想。我曾在村後的小崗露宿,晚飯後步出海灣,前迎碧波萬頃,海天無際,夕陽黃昏,風帆歸鳥,霞光絢燦,變化萬千,自然襟懷磊爽,耳目清明。夜分三五漁光,乍明乍滅,田間蟲鳴蛙鼓,海邊波濤如嘯,新月在天,樹影橫斜,遲遲不忍歸寐。」

    朱維德(1988):大浪景色豪雄.《香港掌故》,頁 102-103
    字裏行間,良辰美景躍然眼前,吾等在多媒體時代長大,要寫出這類文字恐怕不易,畢竟遇上甚麼景色只要找電話拍下來就可以了,一張照片解決不了,就多拍一張,反正沒有成本,想當年拍照倒要對每格菲林珍而重之,始終一卷菲林只有約莫二、三十張,還要拿去沖曬,戰戰競競等上一兩天,這份浪漫情懷今時今日惜已蕩然無存。

    近年公共圖書館添置的電子書庫亦有不少與本地題材相關的書刊,甚是方便。此外,中央圖書館的舊地圖館藏更是了解城市、鄉郊變遷的重要途徑,憶及五、六歲開始已經沉迷看地圖,有些翻得甩皮甩骨,今天重看,不少地方已經滄海桑田,難以辨認其原來風貌。後來免費網上地圖興起,除了定期添置郊區地圖作行山後備之用,基本上已沒再買地圖了,早幾年還在想,某地圖出版商竟然還未倒閉,個個一機在手,究竟甚麼人會買紙本香港地圖呢?如果你想找回十年前的Google Maps,應該無能為力 (只有 Street View 或者 Google Earth 衞星圖片的存檔,即使地政總署出版的 e香港街 最早亦只有2017年版本),OpenStreetMap 也許仍有點可能,但又回到那個老問題,如何保證這些網上平台數十年後仍然存在?也許未來的學者要為我們這個年代民間缺乏紙本地圖而苦惱。
     

  3. 大學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絕對是寶庫,而當中港大圖書館的孔安道紀念圖書館更是香港文獻資料的寶山,不過若非在讀生或校友,不課重金的話大抵難以自由進出。館藏豐富,題材廣泛,由歷年政府刊物到自然郊野(有一整行友晟社長的著作)、掌故歷史、本地文學,應有盡有,實教人流連忘返。

    此外,微縮資料庫又是另一寶藏,當中購自英國公共歷史檔案館 (National Archives) 的大量政府檔案複本更是香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手史料,例如 CO129 (已電子化) 合計逾 64 萬頁橫跨 1841 至 1951 年的往來公文以及另一批涵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CO1030。數年前準備大潭水務文物徑的導賞團時,依靠好些電子學術資料庫來撰寫稿件和尋找珍貴歷史圖片,畢竟一圖勝千言。港大圖書館亦掃描了不少珍藏與公眾分享,例如1937年銀禧水塘開幕紀念特刊香港新界地名表,內含不少珍貴資料及照片,大家不妨嘗試尋寶。HKGRO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 - 1941) 又是另一個研究香港戰前社會的參考資料,例如有人自這堆報告找回石碑山無字石碑以及大潭灣海中井的用途。

    除此之外,科大圖書館的古地圖館藏線上資料庫亦有二百多張地圖供公眾參閱,而外國不少大學圖書館亦有類似的古地圖館藏,是研究香港早年地名演變不可多得的資料。若然閣下仍然有幸手持 JULAC 卡,實在要善用這張可以暢通無阻進入各大學圖書館的百寶卡。


    港九地名志

    一整列友晟社長著作



  4. 互聯網

    56K 年代,網頁以文字為主,載入照片絕對考驗耐性以及荷包 (按時收費,還記得甚麼是 PNETS 費嗎?),實在可免則免,有些網頁仍然健在 (例如陳伯特輯香港行山網討論區) ,不過很多已隨着 GeoCities 關閉而消失。2003 年沙士驅使都市人投入自然懷抱,行山由老餅活動變成一種時髦,當然不得不提 2004 年建站的 綠洲 OasisTrek,名副其實「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架啦」,相信是不少人首個接觸的行山網站,時至今日仍是重要參考,後來有段時期行山 Blogs 湧現 (小弟的 Blog 都自此苟延殘喘了接近十年,由一週一篇變成一年一篇),及至近年 SNS 興起,行山 YouTubers/ IG KOL 成為主流,時代不停演變,由昔日行山資訊少得可憐,到今天資訊極度超載,不得不學會去蕪存菁方可。

    在這個資訊海洋中,不時會找到些滄海遺珠,例如1976年 — 1980年曾有本行山雜誌名曰《野外》,合計出版了 44 期 (由早期的雙週刊變到季刊),歷史掌故、行山潛水、花草樹木,無所不談,例如第一期創刊號有專文論及香港石碑,當中提及的由日軍所立的紫羅蘭山斷碑已鮮見人提及 (Google 只有寥寥數項搜尋結果),又如已築壩成湖的官門海峽的照片已沒可能再拍得到,幸得有心人將全數 44 期內容掃描上傳留存後世,不過可惜網上版有好些缺頁,還好其後在港大圖書館覓得全期雜誌補回這些缺頁。另外,香港自然探索學會亦上載了合計 20 期的《郊野探索》雜誌,雜誌早期由祁公擔任主編之一,可惜只出版了兩年左右亦告停刊,網站亦有不少自然相關書籍,琳琅滿目,又是另一寶庫。
《野外》雜誌第一期內頁 (來源:香港郊野活動聯會網頁) 
此外地政總署近年致力開放地理數據,當中的航拍照片資料庫實在是研究香港郊野變遷的瑰寶,現已可以免費瀏覽由 1924 年開始,至今近百年的航拍照片,去年撰寫南朗山一文時,網上談及有關歷史的網站不多,饒玖才於其著作中亦只寫了數行,這些航拍照片為小弟提供了大量有關南朗山以及海洋公園前世今生的線索,照片中建築輪廓細節一覽無遺,實非一般地圖所能比擬。

香港以外的圖書館、研究所、政府機關亦有零散的香港文獻,例如臺灣史研究所的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就有不少關於香港上世紀中葉以前的檔案,當中可以找到《香港水道調查報告書》(話說有日偶爾看到一張主教山配水庫的文獻照片勉強看到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的 Logo,繼而花了不少功夫找到這個資料庫),這份報告書內容十分豐富,圖文並茂,詳細探討香港戰前各大水務計劃的來龍去脈,又如日本的国立公文書館亦有不少有關香港保衞戰的文獻 (如《香港攻略戦戦闘経過要図》,甚或 Google Books 亦能找到一些文獻的掃描本,例如六十年代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顧問報告,可以找到香港地鐵系統的前世今生。不過這些資料實在過於零散,成為一些 Unknown Unknown,能否找到亦倒是靠點緣份,是故小弟很喜歡看書籍的參考書目列表,從中總能順藤摸瓜,找到新的資料來源。資源眾多,實難以一一列舉出來,也許日後會拋磚引玉,偶爾分享當中一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