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9

書山有路 (一)


書山有路,此乃本地行山雜誌《風火山林》特別號之主題,語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閉起雙眼,小弟這個偽文青的腦海中漸漸浮現「書山有路」如詩似畫的意境。一直以來,愚以為此句如 Google 所言出自唐代大文豪韓愈手筆,畢竟韓愈有篇名傳千古的《進學解》,但豈料一切純屬以訛傳訛,據《風火山林》主編於其文中所言,此名句既非出自韓愈,亦非出自明清年間成書的《古今賢文》。適逢早前善用校友福利申請了圖書證,那就順道考證一番,先是找了不同版本的《古今賢文》,當然找不到這對聯,不過若然熟讀此書,相信與熟讀《唐詩三百首》收異曲同工之效,「不會吟時也會偷 」,不過「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這句,亦未免太傳神了吧。隨後終在期刊資料庫找到一篇文章探討這名句,作者稱其為《書山學海聯》,雖未見文中引用甚麼文獻,且將其說法備錄於此,作者說道這句分明有誤,不過線索追溯至著名學者王芸生處就斷了:

「當時有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王芸生便口吟了這一副書山學海聯。其意自然是強調學習與治學首先必須勤奮和不怕艱苦。可是這副聯語究竟是王芸生自撰,還是複誦他人之作,我所見到的材料語焉不詳。但不管怎麼說,這副經王芸生之口而流傳至今的聯語,肯定是有毛病的。」
鄧遂夫 (2003):探源偶拾,《博覽群書》雜誌 2003(3),頁 99-101

作者隨即提出當年口述誤錄之可能,思疑本句為「書山有盡勤為路,學海無涯苦作舟」之訛誤,不然首句出現「路」、「徑」兩個同義字未免太失水準,當然後來有人質疑此說法並提出「書山有路勤為脛」自是後話,如此看來,甚麼國語同音字都要找出來填充一番。似乎扯得太遠了,這裏不是文學網誌,還是不再繼續深究。

瘟疫蔓延,本地郊遊熱潮再現,山上人山人海,行山影片如雨後春筍,一機在手,世界通行,稍為多點文字的網誌大抵無人問津,行山書?你在開玩笑吧?社交媒體的獨門演算法決定了你今天看到甚麼內容,若是沉悶乏味的主題,「去死吧」,根本無立足之地可言。

近來網上熱話離不開 《Error 自肥企画》,在最後一集的短劇有以下數句對白:

肥仔:片段化嘅零碎娛樂,令大家習慣覺得 ,任何意念可以喺幾分鐘,或者幾十秒之內表達。
193:但意念其實唔係咁。
保錡:慢慢所有人都唔能夠再有專注力,承載重大意念。
節錄自《Error 自肥企画》結局末段對白紀錄:一個人唔會成功 但如果每一個人都盡力嘅話

人們接收的資訊越來越零碎,專注力每況愈下,不少人應該已經很久未曾捧起紙本書細閱一番,就算看了亦可能水過鴨背,過目即忘,加上過度依賴萬能的搜尋引擎,不再需要時常轉動腦筋,記憶確實好像越來越差,少時尚能彷如吃了記憶麪包般一字不漏背誦課本應付考試,反觀今天要回想午飯吃過甚麼已是難事一樁。

可是,網上行山資訊如恒河沙數,為何還需要行山書?就算勉強說得過去,時代進步,為甚麼還要一本一本紙本書?電子書不就好了嗎?誠如山城縱走的 Matthew 在分享會所言,可能有日有人按了個掣,放在互聯網的文字就會從此消失。早前香港民間多了種職業,名曰 Backup 師,事緣某官營電台宣佈將會移除 Youtube 頻道超過一年以上的影片,不少網民隨即紛紛自發備份節目。又例如友人早年曾在 蕃薯藤 博客寫下不少生活點滴,後來所有內容就隨着網站關閉而煙消雲散,在 Internet Archive 亦不留半點痕跡,這些例子不勝枚舉,Geocities、Xanga、Yahoo! 知識等等,十年後 Blogger、Medium、Facebook、以太坊、Internet Archive 還存在嗎?就算仍然存在,你肯定屆時還可以不用翻牆連上這些服務?也許, 有天《1984》中的真理部不再是虛構,真理部終日改寫歷史文獻以符合「事實」,2 + 2 = 5 就是「真理」。

The struggle of man against power is 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
- Milan Kundera, 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

時代進步,電子書越趨普及,一來方便,二來定價較低,三來節省地方,但當你按下「購買」線上電子書之時,有沒有想過究竟是買了甚麼呢?你買下紙本書,你可以將書借予友人,甚或轉贈、轉售,只要你不是翻印侵犯版權,作者、出版社、書店大抵無從干涉,但電子書又如何呢?那些冗長艱澀的授權文件、使用條款,十居其十都不加思索一拉到底按下「同意」,且看 Kindle Store 的使用條款

Use of Kindle Content. 
Upon your download of Kindle Content and payment of any applicable fees (including applicable taxes), the Content Provider grants you a non-exclusive right to view, use, and display such Kindle Content an unlimited number of times, solely through a Reading Application or as otherwise permitted as part of the Service, solely on the number of Supported Devices specified in the Kindle Store, and solely for your personal, non-commercial use. Kindle Content is licensed, not sold, to you by the Content Provider ……
Limitations. 
Unless specifically indicated otherwise, you may not sell, rent, lease, distribute, broadcast, sublicense, or otherwise assign any rights to the Kindle Content or any portion of it to any third party, and you may not remove or modify any proprietary notices or labels on the Kindle Content……

簡而言之,你只是買下在特定裝置由你無限次閱讀內容的授權,若然網上書店倒閉,那麼這些花了真金白銀「購買」下來的電子書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特別是加上了 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的內容)?花無百日紅,昔日霸主如柯達、雅虎、諾基亞、北電網路、百視達,如日方中之際何曾想過落得如斯下場?正正是這份對電子書的不安令我一直對此卻步,畢竟可能一夜間某網上書店倒閉,你所「購買」的電子書隨時化為烏有,更重要的是,電子書可以如何傳承下去呢?

我並非完全否定電子書,因為若然保養不宜,蟲蛀、氧化、發霉亦同樣會摧毀紙本,兩者實可互補不足,但若單靠電子書而不再出版紙本書,確是令人憂心忡忡。還記得小時候的錄影帶、錄音帶、MD、3.5" 磁片嗎?相信此時此刻要找機器播放這些媒體已絕非易事,幾年前曾經嘗試把家中錄影帶備份為數位檔,最終失敗收場,因為錄影機早已故障,甚至錄影帶本身是否安好亦尚未可知,有海外網站提到錄影帶會隨時間而流失資訊,大概只有二、三十年壽命,而這同樣是數位媒體將來所要面對的問題?二十年後仍有電腦可以開啟加了 DRM 的 PDF 檔案?我只知道現在要順暢玩二十年前的電腦遊戲相信絕非易事 (大富翁 3 、叮噹大富翁、SimCity 4),相信大多早已不兼容,也許一些 Emulator 仍能勉強運行這些遊戲,但二十年後應該不大可能。究竟可以如何好好傳承數位資產呢?除了繼續收藏紙本書外,相信一般人都無能為力。當然,有些機構仍會為重要文件以微縮菲林記錄下來,若保存得當可存放數百年之久,免受未來因電腦檔案格式變遷而無法開啟檔案的潛在問題影響,但確實絕非普羅大眾可以負擔。

無論如何,可幸電子書尚未能取代紙本書,據說不同紙質的觸感、氣味,都有助加深印象云云,不過如何儲存大量書本亦確令面對嚴重土地問題的香港人極為頭痛,數百本課外書散落在家中不同角落,甚至床上也曾放了十本八本,後來只好把一些安放在辦公室,是故近年買書已極為「忍手」,但又會導致不少「蘇州過後無艇搭」的慘遇,當你若干年後想再找回某一本書,卻在舊書市場遍尋不獲,只能慨嘆無緣無份。

的而且確,人有人緣,書有書緣,特別是絕版書更是無法強求,幸運的話,尚能自作者或出版社覓得,不然只可守株待兔,且看會否有人放售,惟機會大多轉瞬即逝,終究講求緣份二字。甚或偶爾可在海外網站找到流落外國的香港主題書籍,但往往叫價不菲,只好作罷,唯有希望它會尋得個好歸宿傳承下去。

不少鄉土風俗典故時至今日已漸隨老一輩離世而失傳,還好不少前輩早年行千里路跟鄉民訪談,並將內容輯錄成書流傳後世,好使我們今時今日仍能窺探數十年前的社會風貌,又如朱翁當年帶着 Leica M4 踏遍大嶼山拍下美景,不少景色早已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明日大嶼計劃如箭在弦,吾等無力挽回,那麼我們這一代又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留下一些記錄呢?我們作為後人乘涼,是否應為下一代種樹呢?行山紙媒這條路鐵定是吃力不討好,若能勉強收支平衡相信已是「柯彌吉帝」,版稅收益得雞碎咁多,點解仲要堅持落去?係愛呀,哈利~

 想起真.河國榮幾年前唱的一句:
「同熱愛這片土地,大家刻骨銘記,愁或喜、生與死,都是香港地」

 

ERROR自肥企画 第11集 — ViuTV 截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