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1

虎視眈眈愉景灣 - 老虎頭郊遊徑 (上)

路線:愉景灣碼頭 - 愉景山道 - 愉景灣水塘 - 老虎頭郊遊徑 - 亞婆塱 - 白芒村 - 東涌
長度:17 公里
起點交通:渡輪(中環 > 愉景灣)DB01R (東涌 > 愉景灣碼頭)DB03R (欣澳 > 愉景灣碼頭)
終點交通:港鐵東涌綫、途經東涌至各區的巴士

老虎頭

老虎頭 (Lo Fu Tau),位處愉景灣以西,名字已霸氣盡露,山如其名,山石形似虎頭,儼如對山腳的愉景灣虎視眈眈。然而,雖有虎頭坐鎮,卻阻擋不了發展商的無窮野心,早前有報章揭露一男子涉嫌插手干預規劃署, 要求規劃署處理地產商提高愉景灣發展密度的計劃,恐怕附近山頭遲早難逃一劫,不得不讓路給一大片豪宅。


2015-06-30

靈龜上山在蒲台 (下)


路線:蒲台碼頭 - 天后廟 - 響螺石 - 佛手岩 - 南角咀 - 126 燈塔 - 靈龜上山石 - 僧人石 - 古代石刻 - 蒲台碼頭
長度:約 4 - 5 公里
起點交通:街渡 (香港仔/赤柱 - 蒲台島),請留意船期
終點交通:同上

自佛手岩續向南行,可步至岬角盡頭——南角咀,雖則索罟群島的頭顱洲實比蒲台島南角咀更南些少,但該小島人跡罕至,遊人視蒲台島南角咀為香港極南點,雖不中亦不遠矣。離開石屎小徑後,路途略為崎嶇,或須手腳並用,有些地方更長有仙人掌,敬請注意安全。

南角咀

2015-05-31

靈龜上山在蒲台 (上)


路線:蒲台碼頭 - 天后廟 - 響螺石 - 佛手岩 - 南角咀 - 126 燈塔 - 靈龜上山石 - 僧人石 - 古代石刻 - 蒲台碼頭
長度:約 4 - 5 公里
起點交通:街渡 (香港仔/赤柱 - 蒲台島),請留意船期
終點交通:同上

蒲台島 (Po Toi) 近年屢遭覷覦,先有發展商肆意破壞林地興建骨灰龕位,時至今日仍可見不少地方滿目瘡痍,未復舊觀,至近月城規會就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圖諮詢公眾,其中改劃部份具高生態價值的土地作低密度住宅發展,值得關注,最後結果如何尚未得知,不過蒲台島缺水缺電、交通不便,常住人口只有寥寥數戶,大興土木又是所為何事呢?

蒲苔島,又名蒲台島,位處香港南部邊陲,其名字來源有兩個說法,一說島上曾經盛產形似蒲團的海苔,故名蒲苔,另一說則是自海上遠看小島彷若一個浮台,故得蒲台之名。蒲台雖小 (實比長洲大一半),卻極具生態及地質價值,可惜仍未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加以保護。進出蒲台全靠街渡,不過平日每兩天才有一班,僅假日方有較多班次方便遊人,若星期日不幸錯過尾班船,可要待到星期二下午才有街渡返回市區,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說。

螺洲

2015-04-30

獼猴遍野金山路 - 麥理浩徑第六段


路線:麥理浩徑第六段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 金山路 - 城門水塘)
長度:約 4.6 公里
起點交通:九巴 72 號 (太和 < > 長沙灣) 、九巴 81 號 (禾輋 < > 佐敦)
終點交通:步行至梨木樹邨乘搭巴士,或菠蘿壩小巴站乘搭小巴前往荃灣

走畢麥徑五段後,隨即走上行人天橋橫過大埔公路,向着沙田方向稍行片刻,轉入前往九龍水塘的金山路即可續走麥徑六段至城門水塘。麥理浩徑全長約 4.6 公里,為麥理浩徑最短的一段,漁護署建議需時一個半小時,巴士站高度約一百五十餘米,而全段海拔不超過三百米,輕鬆易行。

2015-03-31

獅子山下且共濟 - 麥理浩徑第五段


路線:沙田坳道 - 麥理浩徑第五段 (沙田坳獅子亭 - 雞胸山) - 獅子山頂 - 麥理浩徑第五段 (九龍坳 - 筆架山 - 大埔道)
長度:約 10 公里
起點交通:綠色小巴 18M (黃大仙鐵路站 < > 沙田坳邨)、19M (鑽石山鐵路站 < > 沙田坳邨)
終點交通:九巴 72 號 (太和 < > 長沙灣) 、九巴 81 號 (禾輋 < > 佐敦),或續走麥理浩徑第六段

雨傘運動揭開序幕以來,獅子山頭接二連三被掛上巨型直幡,雄視香江的獅子山對不少人來說又多了一重意義,而不少人亦因此慕名而至,不過還望各位不要把垃圾棄置於山上。多年前有段日子每天都會拖着疲憊身軀乘巴士經過龍翔道,幸運坐在窗旁的話總會不由自主凝望着那別具氣質的獅子山,也許就是香港人對於獅子山的情意結吧。《獅子山下》一曲耳熟能詳,道出上一代香港人的拼搏精神: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隨
無畏  更無懼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