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麥徑九段全長約 6.3 公里,以上路線全程約 13 公里
起點交通:九巴 51 號 (上村 ⊂ 荃灣西鐵路站 (循環線) )
終點交通:港鐵巴士 K66 (大棠 < > 朗屏)
如非必要,相信不少行山人士都會對麥徑九段「耍手擰頭」,皆因其之沉悶乏味可謂遠近馳名,誠如文章標題所言,路轉人轉景不轉,整段麥徑九段林蔭夾道,只有零星位置方有開揚景觀,除了細賞路旁一草一木,其餘路段景色大致相近,加上麥徑九段終點地處偏僻,只能續走至大棠、掃管笏、屯門或經清快塘前往深井等地。 (應該不會有人想經元荃古道返回荃灣如此走大運吧?)
![]() |
典型景色之一 - 彎曲林道 |
![]() |
典型景色之二 - 筆直林道 |
若然閣下已經下定決心誓要走畢麥徑九段,除非對上長命斜有特殊情意結,否則 Eric 強烈建議自荃錦坳順行,不然那可是由吉慶橋開始長達八公里的上坡路,高程差約四百至五百米,加上沿途風景欠奉,馬不停蹄上斜未必人人受得了,雖則連續在林務車路下坡八公里對膝頭亦絕非甚麼優差。
![]() |
GPS 高度圖 (只供參考) |
在荃錦坳起步 (標距柱 M156),兩旁坐滿毅行者以及其支援隊伍,自問不是參加毅行者的材料,只能每年走當中的一小截感受氣氛,一路上看着健兒們的毅力和團隊精神,誠然使人由衷佩服。據說不少毅行者在荃錦坳換上跑鞋迎接第九段的苦悶車路,依當天所見,有些人在走畢麥一至麥八後仍有餘力在車路緩步跑,確實厲害。
![]() |
荃錦營地附近的小溪 |
![]() |
荃錦營地 |
![]() |
直昇機坪 |
![]() |
緩步跑中的毅行者 |
路隨山轉,在茂密山林間蜿蜒不盡、起伏不定,比想像中來得優美。在踏上那長命斜前,先有大概兩公里的上坡路作為見面禮,一路上草木扶疏,恬靜非常。路旁長有不少姑婆芋,小時候家人就說着樓下天橋底的姑婆芋有毒,可食用的芋頭的葉與葉柄的連接處有一紫點,此外把水灑在葉片上的話,會化作一灘水的是姑婆芋,會聚成小水珠的則是芋頭,不過除非要求生,否則實在犯不着胡亂採集植物以致有機會中毒。
![]() |
路隨山轉 |
![]() |
緩緩上坡 |
離起點約二十分鐘左右路程可抵記憶所及唯一一個景觀開揚的觀景點,可飽覽大帽山至青衣東岸的景色,可惜能見度甚低,遠處港島已隱沒在煙霾之中。此處設有兩張甚為簡樸的木製長凳,看似只由數塊木砌成,沒經太多加工,看上去很舒服 (當然坐上去則是另話了)。
![]() |
俯瞰藍巴勒海峽兩岸 |
![]() |
簡樸木砌長凳 |
![]() |
大帽山 |
麥徑九段支路不少,可往白石橋、蓮花山、河背等地,不過沿途指示清晰,跟循麥徑標誌只走大路的話就該沒甚麼問題,此外麥徑九段與越野單車徑重疊,須慎防單車高速駛過。不少路段電話信號欠佳,別想着可以 Whatsapp 、Facebook,不過這也許是好事吧,能夠暫時遠離煩塵俗世,真正享受山林之樂,深思人生意義 (如有)。
![]() |
與越野單車徑重疊 |
![]() |
離開觀景點後繼續上山 |
![]() |
一路上遇上不少毅行者 |
![]() |
悶了,就看花草樹木 |
![]() |
沿途支路繁多 |
![]() |
難得稍有陽光 |
![]() |
昔日廢棄礦洞,也許跟蓮花山鎢礦有關 |
走着走着,霎然在樹影間瞥見河背水塘以及八鄉、錦田一帶的景色,日後要找機會到河背水塘逛逛,一覽那獨特的 S 型水壩以及湖中小島。不知不覺間已經走到田夫仔露營場附近,亦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終點 (M168 與 M169 之間),隨即踏上熟悉的道路經過田夫仔前往吉慶橋。接近田夫仔野戰場時,氣槍聲打破週遭一片寂靜,不過不消一會,郊野又再回復寧謐。
![]() |
河背水塘 |
![]() |
八鄉車廠,稍遠處為新地樓盤——峻巒 |
![]() |
短時間的無人之境 |
![]() |
色彩繽紛的果實 |
![]() |
右轉可前往河背 |
![]() |
現場瀰漫着一股刺鼻的新鮮木屑味 |
![]() |
連根拔起 |
![]() |
左轉可往清快塘/ 沿元荃古道往柴灣角 |
![]() |
右轉前往吉慶橋等地 |
![]() |
繼續九曲十三彎的下坡路 |
![]() |
元荃古道 |
![]() |
麥理浩徑第九段終點 |
![]() |
也算是紅葉吧 |
來到位於吉慶橋的毅行者 CP 9,至此參賽者已在麥理浩徑走了 88.7 公里,時間所限,加上畔塘山徑比較狹窄,Eric 直接取道大棠山道前往大棠,順道探訪一年沒見的楓香朋友。今年天氣比較反常,夏天時某些氣象站曾錄得高達 38 度的氣溫,天文台則曾錄得 36.3 度,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氣溫,而這個十一月也異常和暖,氣溫動輒 28 - 30 度,秋天恐怕早已黯然消逝,抬頭一望,不少楓香葉直接由青綠色變為黑色,還望今年這個受着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暖冬還有漫山紅葉吧。
![]() |
小橋流水 |
![]() |
在荒山野嶺保養緊急電話的工作人員 |
![]() |
快到吉慶橋了 |
![]() |
絡繹不絕的毅行者 |
![]() |
四通八達 |
![]() |
CP 9 |
![]() |
人山人海 |
![]() |
左轉往大欖涌水塘畔塘小徑 |
![]() |
直接變黑又得 |
![]() |
漸變紅葉又得 |
![]() |
燶左 |
![]() |
一千零一棵變了紅色的 |
![]() |
其餘還是青黃色居多 |
![]() |
楓香林一帶 |
![]() |
斜坡今年加建了圍欄 |
![]() |
路線地圖 (僅供參考) |
相關文章:
石龍拱上看青馬 - 元荃古道
長路漫漫畔塘行 - 麥理浩徑第十段 (舊路段)
大棠楓香千島湖 - 麥理浩徑第十段 (新路段)
大棠楓香紅黃綠 - 2014 年
路線一覽
Facebook Page
Instagram Page
郊遊日期:2015.11.21
最後更新:2015.11.2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