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1

台北四天自由行 (一) - 日星鑄字行

臺灣,有個別名 Formosa,源自葡萄牙文 Formoso 的 feminine singular form,意即「美麗的」,這個狹長寶島的自然景觀美不勝收,不過美景背後,在航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當中呈現觀眾眼前的卻是因過度開發而導致大自然傷痕纍纍的哀愁,這些哀愁,可曾受到人類正視嗎?(唉呀……怎麼前言忽然這麼沉重……好,轉回開心輕鬆模式)

回帶返回九月尾的某一天,友人提起十月台北機票酒店套票特價 (連稅不用二千大元),問着有沒有興趣結伴同行,未曾踏足台灣的 Eric 當然答應了,然後不足八天後就已經身處台北,所以其實廢青有時也效率很高的。訂票時稍有波折,機票、酒店價格猶如海鮮價,很不容易才訂好行程。還記得以往首次前往台灣要親身辦理入台證,其後才可以辦理落地簽證,不過友人說道原來近年已經可以在網上辦妥入台證的首次申請,真的非常方便 Eric 這類懶人。

Day 1
(桃園國際機場 - 日星鑄字行 - 台北 101 - 明月湯包 - 臨江街觀光夜市 - Line Friends Store - 誠品信義旗艦店)



剛好是在颱風杜鵑襲台後的一兩天啟程,心裏祈盼着天氣不致太差,而天氣報告說着幾乎行程每天都多雲有雨,怎麼跟一年前的沖繩之行那麼相似?乘坐中華航空 CI 602 (Dep: 10:15 a.m.) 前往台北,由於台灣民航局現已放寬在飛行航程使用電子儀器的規定,總算可以在起飛及降落時拍照。不過未出發先有阻滯,航機遲遲未能起飛,後來機艙廣播尋人,然後發現行李艙門再度打開並開始卸下行李,似乎有人辦理了登機手續及寄存行李後卻沒有上機,最後擾釀了一番方可起飛。早已選了右舷的窗口位欣賞風景,而看着水汽在機翼上方凝結躍動以及隱約可見的翼尖渦流也是挺有趣的說,機翼時而清晰可見,時而被一片白濛濛的水汽覆蓋,然後腦海中就不禁浮現伯努利定律等一堆物理學的東西了。

香港精神號 (B-KPB)

藍底白字,簡潔顯示,已成歷史

港珠澳大澳相關工程附近水域泥沙滾滾

「白雲山」

機翼上方的水汽凝結

現時不少赴台班機已無熱餐供應,早餐吃了味道尚算不錯的雞肉包 (其實我吃不出是甚麼東西來的),然後看了好一會電視後已能看到台灣了,真係話咁快就到,由馬料水乘船往東平洲也要個半小時,實與飛往台北相差無幾。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的外傘頂洲,為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看着維基百科時發現個挺有趣的傳聞,據說在國民戒嚴時期,外傘頂洲被地方政府視為包袱,東石鄉及口湖鄉均不願接管,後來兩地鄉長被叫到省政府猜拳決定,結果口湖鄉鄉長輸了,自此外傘頂洲劃歸雲林縣口湖鄉。

外傘頂洲

不過風水輪流轉,外傘頂洲與嘉義縣之間的內海淺灘現為台灣主要蚵仔養殖區之一,結果管轄權之爭愈趨激烈,可是很快也不必再爭論了,因為外傘頂洲還有個暱稱——「移動的國土」,每年平均向西南方外海飄移 60 - 70 米 (香港某新建人工島亦望塵莫及),惟沙體持續流失,沙洲面積不斷萎縮,有學者估計不出十年內外傘頂洲就會消失,成為「消失的國土」。

然後眼前出現一條夾雜泥砂的河川——濁水溪,其為台灣最長的河川,亦往往被視為台灣地理、文化、甚至政治上的南北分界線。隨後一大片雲海覆蓋平原,剩下雪山山脈「超然」屹立於雲海之上。空管緣故,飛機在新竹市對開上空盤旋等待進場,猶如迴轉壽司般繞了不知多少個圈後方獲放行開始降落,加上起飛時已經遲了半小時,最後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時晚點接近一個小時。

台塑六輕工業區

濁水溪

一大片雲海

在入境大堂最吸引小弟目光的是三大電訊公司的櫃位,機不離手、打不還手的 Eric 未辦入境手續已先辦妥電話卡,盛惠 300 新台幣,五天無限 3G/4G 數據,折合不過十幾蚊港紙一日,十分吸引。遊客眾多,等了好一會才能入境,不過最重要的是,此時電話早已接通互聯網大千世界,不致無聊絕頂。

桃園機場捷運預定2016年3月底才開通,故領取行李後便前往航廈下層的巴士站,在櫃台購買統聯客運 705 前往桃園高鐵站的巴士車票,車費 NT$ 30,還是挺便宜的說。705 班次算是頗頻密,車程約二十分鐘,很快便抵達桃園高鐵站。在車站售票機買下前往板橋站的自由座車票,NT$ 135,然後便在月台候車。對於第一次乘高鐵的 Eric 來說,最為期待的當然是車廂內那轉瞬即逝的車速顯示 (回程時卻沒有顯示……),好像大概是 >200 kph,由桃園至板橋大概只需 13 分鐘,故此沒位子坐還不是大問題,一路上可以體驗真正的「走馬看花」。

巴士車票

高鐵車票

桃園高鐵站月台,不過為甚麼顯示牌旁沒有鐘?

台灣高鐵 700T 型電聯車 (設計源自日本新幹線700 系列車)

在板橋站下車後,先找路前往酒店放下行李,站員看着兩隻迷茫的小羔羊,就走了出來說着這個出口也可以。穿過長長的站內商店走廊時,友人停下來買了一份洪瑞珍的三明治,不過後來好像說着沒有甚麼特別。下榻酒店為 Single Inn Taipei (單人房住宿空間 - 台北館),由板橋高鐵站步行至酒店大概十餘分鐘,距離府中捷運站僅數分鐘路程,每晚大概百多二百塊港元,頗適合獨遊人士的說,不過稍後再談酒店吧。

Single Inn 台北

安頓行李之後,隨即乘搭捷運前往此行第一個目的地——日星鑄字行 (請留意營業時間)。偽文青總要去點有文化氣息的地方,而日星鑄字行是個 Eric 想去很久的地方,因為本身算是個對文字有點堅持的小伙子,回想中學時曾經學過篆刻、書法,現時閒來還會喜歡執筆寫字,結果計劃行程時說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這裏。

當年首件拙作,提醒自己做人要謙虛點 (感受不到吧?)

小時候還會聽着長輩說「執字粒」,活字印刷曾經有着極為輝煌的日子,不過自從電腦排版出現後,活字印刷漸被時代淘汰。作為台灣最後一家鑄字行,日星鑄字行在數位印刷的潮流下默默堅持守護活版印刷文化, 與英文活版印刷不同,中文常用字大概起碼二、三千個,再加上配搭不同字體、大小粗幼,鑄字行現有十餘萬字已用了四十多年的銅模,而每個字模皆由工匠細心雕刻出來。將日星楷體與標楷體比較 (比較圖),就會發現鉛字當中流露着書法氣韻,筆劃力道十足,不像電腦字體般枯燥乏味。數年前台灣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曾為「風行銅模」(日星銅模與此套銅模甚有淵源)進行數位化計劃,可以瀏覽相關網站一覽計劃成果。

日星鑄字行鉛字 (已作鏡像處理)

在台北車站下車,穿越偌大的地底迷宮,尋找台北地下街黃區前往太原路的 Y13 出口。日星鑄字行地址為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97巷13號,不太熟悉台灣地址的話可能會奇怪為甚麼那麼多太原路xx巷,簡單來說,若將太原路看成魚脊骨,那些短的分支就是巷,以門牌編號命名,若巷再有分支就是弄,據說有些地方再下一級就是衖。踏出 Y13 出口,便看到對面的小廣場內放着一節火車車廂,其實當時也沒特別深究這個地方,甚至想在廣場找塊字跡清晰的資訊牌也不是易事,只知道這裏叫做後火車站懷舊廣場,直至寫 Blog 搜集資料時才發現此地來頭可不少。

陳舊的李錦記廣告

據說是花東線的列車

台北後車站,顧名思義就是建在台北車站後方的車站,乃當年台鐵淡水線的起始站,後來淡水線於 1988 年停運以改建為捷運,而原擬保留的木造後車站站房則在 1989 年不幸被燒燬,最後在 2001 年與建這個廣場以茲紀念。不過這個廣場似乎為鐵路迷所詬病 (延伸閱讀),主要是說當年淡水線是停靠在六號月台,而非廣場中所示的第二、第三月台,此外廣場中陳列着的列車更非當年行駛在淡水線的,這讓我想起啟德跑道公園內的跑道標記,13 兩個大大的數字竟然印在 13 跑道末端 (正確的應該是朝西北方的「31」,而「13」應該印在 13 跑道的另一端)。

渾圓的車頭

Coupler

在外地使用 Google Maps 的導航功能挺方便的說,橫過數個街口後,轉入狹窄昏暗的太原路 97 巷,稍不留神便會錯過日星鑄字行,因為門面根本沒有招牌,甚不起眼。進入鑄字行後請先把背包存放在一角,以免轉身時不慎掃落鉛字。數以萬計的鉛字密密麻麻的安放在木架上,中文字的話可找到宋體、楷體以及黑體這三款字體,而大小由初號至六號不等,當中初號最大,而初號大小等於四個二號字,一個二號就等於四個五號,如此類推。

不甚起眼的門面

在浩瀚字海當中撿字可不是易事,雖說按照部首以及筆劃整齊排列,但研究良久卻仍然未能完全領悟出當中規律,只能找到一部分,最後還是把要找的鉛字寫在紙上拜託老闆娘幫忙撿字,老闆娘不消一會就已把鉛字撿好,據說全盛時期鑄字行有三十多位撿字師傅,當時的景象定必十分壯觀。不過請留意,從字架抽出來的字,舉手不回,絕對不能放回字架,因為若然被放錯位置的話,而撿字時沒有發覺,後果可以不堪設想。話說老闆接受報章採訪時曾說道 1951 年時有報社的撿字人員把「民國」多撿了一個「人」字,然後數個人就被拉去槍決了。

沒進錯地方

整整齊齊放在字架上 (攝於日星鑄字行)

撿字用的小木盒子

網絡徵稿作品 (攝於日星鑄字行)

問准老闆娘後,便拿出相機為這個碩果僅存的傳奇地方拍照留念,鑄字行內還有不少機器,可說是鎮店之寶。老闆娘坐在那鏽跡斑駁的牌匾前面幫友人將鉛字製成印章,然後她還很費心的幫 Eric 剪闊小盒子中的海棉,好使可以一個盒子放下六粒鉛字,確是萬分感激。最後在鑄字行待上了大概四十分鐘,再來台北的話定必重臨此地,希望這傳統的活字印刷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還有要注意的是,鉛字真的貨真價實含鉛的說,觸碰鉛字後請緊記洗手,雖則一直以來可能已經喝下不少鉛水,但多吸收點鉛始終不是好事吧。香港朋友有興趣買個鉛字小印章的話,除了去台北順道走一趟外,也可以在網上訂製,網站還有其他產品可供選購,不妨支持一下。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日星鑄字行近年攜手合作,將鉛字字體以數碼形式保存,終在 2016 年 10 月設立「日星鉛華 - 臺灣活版印刷工藝」網站 (已停止運作),網站載有不少珍貴訪談,亦有免費提供日星初號楷體電腦字型檔作非商業用途 (已停止運作),相信能夠幫助大家深入了解臺灣活版印刷業的與衰歷程。

密密麻麻的鉛字 (攝於日星鑄字行)

Eric 中文不好,很多字也不懂讀 (攝於日星鑄字行)

應該很有歷史了吧?

店內的小型器具

循原路穿梭街區,霎見天邊一片金黃,歌詞 "at the end of a storm, there's a golden sky",正是此時此刻的寫照?文青 Mode 後便變回普通遊客 Mode,返回台北車站乘坐紅色線前往台北 101,甫出地面巧遇天上一小片紅霞,配上華燈初上的台北 101,效果還挺不錯。走至觀景台售票處樓層,人山人海,長長人龍見首不見尾,還是打退堂鼓好了。重回路面之際已屆夜幕低垂之時,整天沒甚麼東西進肚,而且來到台北當然要好好品嚐美食,最後決定吃明月湯包,不過店家附近沒有捷運站,只好由台北 101 走大概 10 - 20 分鐘。

太原路

金黃日落

晚霞

人山人海

與香港相差最大的大概就是這裏的電單車真的十分多,交通燈轉綠燈時,電單車蜂擁而上,引擎聲此起彼落,氣勢磅礡。明月湯包本店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二段162-4號) 與分店相距不遠,據說小巷內的分店門面較大,裝潢較新,反之面向大街的本店比較小,而且頗為樸素吧。本店剛巧沒有太多顧客,比想像中少人得多,那便進去找個位子坐下。

明月湯包本店

看了會點餐紙,當然少不了一嚐明月湯包,然後叫了碗招牌乾拌麵,還有碟吻仔魚蛋炒飯。湯包內湯汁還真的不少,但吃着也沒有太大驚喜,可能是超愛吃小籠包的 Eric 太咀刁了。店員遞來乾拌麵時,我們對着那浸在湯中的乾拌麵一臉疑惑,心想乾拌麵不是乾的嗎? (好了,不要取笑我們的無知,好嗎?) 友人似乎最欣賞那碟吻仔魚蛋炒飯,不過吻仔魚究竟是何物,一時間也說不清,好像大概就是混合了不同種類的魚苗。

招牌菜 - 明月湯包

招牌乾拌麵

吻仔魚蛋炒飯

吃完晚飯後,在附近的臨江街觀光夜市逛了逛,不過跟想像中的夜市有點不同,小食以外的店鋪其實也不少,怎麼竟然在夜市甚麼也沒吃進肚,結果友人不甘在夜市渾吉,給電話換了塊保護貼。返回台北 101 後,繼續朝北而行,向着 Line Friends Store 微風松高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6號3F) 進發。這間 Line Friends Store 據說為全球第二間,店內有隻巨型熊大,喜歡 Line 人物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這裏。

只拍了入口

入夜後的台北 101

台北 101 外的噴水池

熊大 =]

巨型熊大

最後當然少不了文青的朝聖地——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信義店樓高六層,另加兩層地庫,不過一整天舟車勞頓,還是先在地庫的美食廣場找個位置喝茶好好歇息後,才參觀上面的樓層吧。礙於家中已堆滿(未看的)書,真的只是打書釘就好了,再買也真的沒位置放,不過誠品這裏絕對能滿足大家的 N 個願望,因為內裏包羅萬有,除了書店,還有不少精品店,琳瑯滿目,令人流連忘返。捷運站就在附近,在台北吃過晚飯後沒好下場的話,相信誠品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朝聖

誠品信義店樓高六層

回望台北 101

金桔綠茶

三週年「廢」腑之言:
過去一年,很不容易,膝患纏擾,少了在山上流連,加上工作日益繁重,只能勉強維持平均一個月寫一篇的速度 (話說早年是一星期一篇)。這一年亦得到不少機會,例如提供郊遊照片給雜誌刊登,亦有在其他網站 (Fitz.hk、TrailWatch) 轉載網誌,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到香港郊野多樣化之可貴之處。話雖說回來,記憶中網誌成立之初,本來想寫不同範疇的東西 (行山只是其一),不過後來寫了數篇後,漸漸變成了分享香港郊野為主,加上之後也懶得再想以及更改名字,那就一直拖至今天還在用着本來的名字 :p。

三年來一直在摸索網誌的風格,二字記之曰:「長氣」(Eric 有自知之明的),相信不少人看到這裏字多過相就掉頭逃跑 (三年來十三萬字,單計此篇亦達四千八百字),不過還是堅持每篇花上不少心血做資料搜集,有時腦海中浮起一個很小的疑問,然後就花上一、兩小時找參考資料, 雖則過程真的很花時間,不過我倒是很樂在其中,因為你會發現一些你未聽過的故事,加深對這片土地的認識。Eric 在未來一年會繼續走下去,記錄變遷中的香港郊野,還望各位多多支持。


相關文章:
台北四天自由行 (二) - 新北投、淡水、象山 (上)(下)
台北四天自由行 (三) - 九份、金瓜石、猴硐
台北四天自由行 (四) - 貓空


路線一覽
Facebook Page


旅遊日期:2015.10.02
最後更新:2016.10.2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