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台北四天自由行 (三) - 金瓜石、報時山步道、九份、猴硐

Day 3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 報時山步道 - 九份 - 猴硐)


(做人要有始有終,開左個頭,趁住呢排得閒少少,點都要寫埋佢嘅,雖然已經係五年前嘅事)

雖說家中四周都堆滿了書,甚至床上也放了十多本書,旅遊書卻是稀有品種,劉克襄老師的《11 元的鐵道旅行》可謂當中異數,但為甚麼是 11 元呢?序言說道當時在台灣最慢的火車,最短區間的里程,最便宜的旅次,票價是 11 元 (現時應要 15 新臺幣了,旅行時特地買了張留念)。鐵道旅行,總帶點浪漫情懷,想當年留學美國時曾有乘火車橫越北美的念頭,不過後來當然沒有成事,不然這個 Blog 可能早 N 年面世了 XD

說回第三天,行程緊湊,即日來回九份,故此頗早就出發,08:47 在板橋乘上自強號 416 班次 (92 NTD) 前往瑞芳 (ETA 0935 hrs),畢竟自強號列車是臺鐵最高等級的對號客車,雖然不是最新引入的普悠瑪列車(亦即 2018 年在新馬站出軌翻側那車型),但車程還算舒適 (能夠安坐窗邊看風景是非常重要 ),而且無須站站停,省回不少時間,不過沒有一早預訂回程車票的我們在瑞芳車站下車後被告知回程對號客車車票早已售罄,結果……在此奉勸各位及早預訂來回車票,不然可會令人苦惱萬分。


台鐵DR2900/3000型柴聯車

內籠有點殘舊

瑞芳車站月台

瑞芳車站

出站後左轉沿馬路東行大概二、三百米,在區民廣場乘公車 ( 825 (只限例假日) / 856 / 1062/ 788) 先往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車程僅廿分鐘左右,公車沿瑞金公路蜿蜒上山,除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那座自海邊拔地而起的基隆山,途中經過雞籠山登山步道入口 (雞籠山乃基隆山舊稱),登頂步道依山脊而建,網上看到在山頂拍的照片就「垂涎三尺」了,未知他日再訪臺灣時能否到此一遊呢?此外黃金博物館附近亦有座無耳茶壺山,與基隆山一樣設有登山步道,山頂岩峰奇特,甚受行山客青睞。





瑞芳火車站 (區民廣場) 巴士站位置


瑞金公路風景

瑞金公路風景

山尖路觀光步道

基隆山

基隆山

無耳茶壺山

金瓜石,曾是臺灣重要金銀銅礦區,更曾享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美譽,足見其產量之豐,不過亦終在開礦 90 年後的 1987 年停產,黃金山城隨之衰落,及至後來發展旅遊業,金瓜石與毗鄰的九份方見起色,不過與摩肩擦踵的九份老街相比,金瓜石寧靜得多,也沒那麼重的商業氣息,能夠使人好好放鬆下來。


遊客中心

金鑛山莊

織草蜢

是日主角 - 貓

黃金博物館園區景點頗多,時間所限,只能集中參觀黃金館一帶。在公車站下車,即能看見路旁有輛公路局客運車 (由退役訓練車依照舊時客運車型式改造而成),途中看見一紀念碑,講述金瓜石事件,當年日軍鎮壓村民,捏造罪名,分批逮捕金瓜石村民百餘人,三十多人含屈而死。此外日軍亦曾在二戰期間於金瓜石設立聲名狼藉的戰俘營 (1062 的路線圖有標示),強逼戰俘採礦,據說首批五百餘名戰俘,終戰時仍然生存的不逾一百人,可想而知當時環境何其惡劣。



金瓜石事件紀今碑

按指示上山前往黃金館,平台處有路軌以及小卡車,還有間豆花店 (果然很為食.......)。黃金博設有本山五坑坑道體驗區,園區從舊有坑道新挖坑道供遊人參觀,並在坑道內設置蠟像呈現昔日採礦景象,惟參觀坑道分設不同場次,須另行即場購票 (票務資訊)。說到金礦,當然少不了淘金,園區亦有提供淘金體驗活動 (票務資訊),官方網站提及須在活動 7  -  45 天前致電預約,不過有些人在論壇說可以當日即場碰運氣。

 




 本山五坑

黃金館除了一般介紹金瓜石礦業歷史文化的展品,二樓更有件價值連城的鎮館之寶,也就是重達 220.3 公斤的 9999 純金磚,按今天每公斤 41 萬港元計算,市值大概九千萬(打初稿時只值七千二百萬,足證此文寫了很久),不少遊人排隊觸摸金磚,傳說只要能夠單手夾起,就能把金磚抬回家,若自認骨格精奇,力大無窮,不妨一試。參觀黃金館過後當然要食碗粉圓豆花 (毫無邏輯可言),途中還有人演奏着鋸琴,彎着鋸片以琴弓摩擦發聲演奏。

展館模型

巨型金磚

黃金館外風景

鋸琴

粉圓豆花

隨後繼象山之行後,再次強逼友人跟小弟郊遊,沿馬路向大海方向走,盡頭處就是報時山步道 (早前曾因修繕工程而關閉,不過已於2018年12月以新面貌重開)。步道甚短,路牌標示着 166 米,還不夠運動場半個圈,而且沿途風光如畫,故縱有上落亦不算辛苦。山腳就是鼎鼎大名的水湳洞陰陽海,據說天然礦物令海水呈現一片金黃。無耳茶壺山與鶴立雞群的基隆山遙遙相對,山勢錯落有致,陰陽海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分明,眼前艷陽高掛,回首卻下着微雨,實在不宜久留,不然觀景台的環迴三百六十度景色實在百看不厭。除了自然景觀,山坡上仍有礦場建築遺跡 (如十三層遺址、煉銅廠煙道),不過日久失修,加上充滿有毒物質,只宜遠觀。

向大海方向進發

回望黃金館

戶外巨型關帝銅像

一望無際


報時山步道

陰陽海

自海邊拔地而起的基隆山

隱藏着煙道
循原路折返馬路找前往九份的巴士站,然後在雨中走進間賣鳳梨酥的小店避雨,順道買點手信後就乘車去九份老街。老街人山人海(不過新聞報導近年沒那麼熱鬧了),實在難有閒情逸致享受山城情懷,而且那麼多人寫過九份,小弟就無謂獻醜重覆了。跟文青友人去了找陶笛店,看着山城景色吃過午飯,逛完昇平戲院後再買點豬肉紙做手信,就打道下山。

人山人海的老街

還是看風景好了

深澳岬角




自瑞芳車站續乘火車前往猴硐,兩地僅相距一個站,不消一會已抵達位處基隆河河谷的猴硐站。猴洞本名猴洞,據說早年得名自當地一處有猿猴聚居的山洞,由於日治時期居民以採礦維生,洞裏有水不太吉利,遂改為猴硐,及後政府遷臺後又覺得「猴」字不雅,再大筆一揮改為侯硐,後來經地方人士建議改回名字,終在 2005 年方改回猴硐,不過數年前仍可在臺鐵月台標示看到修改痕跡。

乘坐平溪線前往猴硐

猴硐曾為臺灣產煤重地,車站旁的斷壁殘垣仍寫着「產煤裕國」,及後礦場於1990年終告停產,故此因礦場而興起的山城亦隨之沒落,時至今日猴硐仍有不少當年礦場遺落下來的破舊建築。不過近年提起猴硐,大抵只會想起貓村(甚至 CNN 亦曾提及),車站亦有不少與貓相關的擺設,橫跨月台的人貓共用天橋造型更是特別。


車站有大量貓週邊擺設

貓村地圖

車站天橋

呢度係我地頭

貓造型(俾 d 掙扎想像力)

由右至左讀,產煤裕國,不是國裕煤產

整煤廠、運煤橋

猴硐車站



運煤橋


完全是廢墟

回望貓村

基隆河

修繕好的橋面


貓村雖然未至於貓山貓海,但還是能在角落找到不少乘涼中的喵星人,但感覺有些貓沒精打采、不太健康。究竟貓從何來?其實貓村情況曾在網上掀起不少爭議,會否吸引不負責任的人到來遺棄貓隻呢?流浪貓隻又能否得到妥善照顧呢?猴硐貓村又何去何從呢?

拜拜你條尾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喵~

藍星人,斗膽望本大爺?

前世應該係一隻樹熊

你睇我唔到

我有主人,睇我毛色幾靚

Zzzzzz

睬你都傻

貓列車長


由於早上買不到回程對號車票,只能乘搭各站皆停的區間車,而且假日遊人眾多,大家都趕着湧回市區,列車儼如日常上班的沙丁魚罐頭,加上有時要停在中途站一段長時間讓路給快車爬頭,車程長達一小時,可謂舟車勞頓,實在跟早上的自強號有天淵之別,回到臺北車站已日落西山。本來打算相約在台灣讀書的朋友飯聚,可惜無緣相見,現在更已天各一方,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會了,人生苦短,灰啲講就真係見多次就少一次,實在要珍惜當下。





身為半個鐵路迷,自然不會錯過馳名的臺鐵便當,然後再在車站的北捷紀念品店買點手信,就此完成充實的一天?非也,雖然小弟平常近乎滴酒不沾,不過後來還是在便利店跟友人買了葡萄台啤來喝,其實感覺似有汽果汁多點,畢竟酒精濃度頗低的說 (果汁含量仲高過酒精)。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施主,你醉了,那是電燈唷~ 善哉善哉~)。


好似係經典的排骨便當


後記:
社科健課本雖然說道香港地少人多,缺乏自然資源,但其實亦曾有眾多礦場,除了廣為人知的鐵礦,還有鉛、鎢、銀、石墨礦等等 (其實香港東南百餘公里還有油田),不過大多早已湮沒在山林之間,僅梅窩銀礦洞一小段入口開放予公眾參觀。而談到香港礦場,當然少不了已停產的馬鞍山鐵礦場,其規模不小,素來吸引不少人探險,惟日久失修,實在危機四伏,不應以身犯險,若然在內發生意外,可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礦場雖已停產多年,但近年地區人士嘗試挽救漸遭遺忘的礦村歷史,例如鞍山探索館不時舉辦導賞活動,究竟會否有天能如金瓜石般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呢?

鞍山探索館

礦洞入口模型


馬鞍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